小书亭
返回

焚尘录

第042章 神谕和修城
上章 目录 下章

焚尘录第042章 神谕和修城

吴尚老成持重,只淡淡地一声附和,待众人安静下来,却又道:“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西域冥国太过凶险,与其穷尽心力去探究那虚无缥缈之事,倒不如沉下心来,做几件强元固本的好事,多教育几个有用之才。有了人便有了一切。我们这一辈人修为平平,年青一代,却大有可期。还是要把目光放远,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人的身上。”

几句话说的众人的心情又沉重起来,江南八家草创之初英雄辈出,承平之后却一代不如一代,这三十年来,八家的财力增长了十倍,但修为上却一落千丈,这一辈人中只有石默莲一人破境为妙,其余甚至连品境的都寥寥。太平无事时倒也不觉得如何,遇事方感手足无措,力不从心。吴尚这话放之四海而皆准,却无实际操作的可能。几十年的魔咒,岂能在短短几年内就打破,这也太儿戏了。当然他年纪大见识多,看的比别人也就远了一等,他这话本身没有任何问题,说的都是些颠不破的大道理。

见气氛有些尴尬,石默春转问衣天罡:“你家巧儿在山上修行,进展如何?”

说到衣巧,衣天罡的眼睛里顿时流露出无限的骄傲来,衣巧是他兄长衣凤鸣的小女儿,是衣家,乃至江南八大家族近百年来的最大希望,她因资质绝佳,六年前被赵阳宗洪洞祖师座下二弟子明阳子相中,推荐上赵阳山做寄名弟子,短短几年时间便结成了气丹,去年又内丹结固破境入流,被洪洞老祖破格收纳。

须知洪洞老祖座下已有九位弟子,赵阳宗讲究九九归真,本来是不打算再收弟子的,但耐不住实在是喜欢衣巧的悟性和勤苦,故此破例收纳。洪洞老祖的眼光是何等厉害,衣巧若无过人之处,又怎能让他老人家为之破例?

这孩子天资聪颖,又勤苦自律,有绝大的可能会在二十岁前破境晋品,若是成功,便是江南世家近百年来的最大突破。

真有那一天,他们衣家可就扬眉吐气了,取代吴家成为江南第一家,也是指日可待。

“这孩子十分勤苦,进展也不错,不过究竟能否如愿以偿,难说,难说。”衣天罡把头直摇,装着一点信心都没有的样子。

衣巧在赵阳山的表现在座众人多少知道一些,但见衣天罡如此低调也不好多说什么。

石默春又道:“衣巧这孩子将来前程远大,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退一步说她果然破境入流,便成了赵阳宗的弟子。赵阳宗是清门,清门不问人间事,我们反倒更没了指望。而今我们能做的,只能从内外弟子中挑拣俊才,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栽培,希望他们能早日成材,固原强本,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劫数。”

石默春这话前半段众人是认同的,但最后一句应和者寥寥,有人甚至不屑地哼了出来。

吴尚道:“我就是这个意思,我老了,已多年不问事,天罡在天武会任事,有便利,要留心。清迈、世灼、佩运、默真和默春都要用心。”

衣天罡道:“请老师伯放心,我已经向连总盟请示,今后这几年我将常驻江南州,自会助清迈一臂之力。天武会若发现有可造之才,第一个先留着咱们自家用。”苏清迈则道:“我已经准备了一笔钱,就是栽培一千人,我们也供养的起。”白世灼则道:“博浪海的清修道场随时恭候各位大驾,但有需要,绝不推辞。”连佩运也道:“我们南海比财力不及苏师伯,比灵源不及白师伯,比消息灵通又不及衣师叔。我们南海就是地方大,鬼怪多,诸位要磨炼手段,尽可到我南海来,保管杀个痛快。”

连家堡位于炎州南海郡,南海郡乃至整个炎州相较中原都属荒蛮之地,境内多高山、密林、沼泽,兽族横行,邪魅当道,十分适合各路人马围猎练手。

吴尚满意地点点头,又道:“平江府乃江南腹心,繁华有余,清静不足,年轻人定性差,易受干扰,故而不宜在此处用功。依我之见,将来的清修道场可设在石城,默真、默春要行这个便利,要多用心。”石家兄弟忙道:“师伯吩咐,小侄从命便是。”吴尚这话尤得石默春的心意,他又趁机追问道:“那神谕说‘白日将尽,天降永夜’,我们姑且信他为真,是否也该做些准备?”

此言一出,众人泾渭分明地分作了两派,衣天罡、苏清迈、白世灼皆不以为然,衣天罡更是冷哼了一声,表达不屑。连佩运却明确表态应持慎重态度,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至于石默真,他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绝非没有主见,石默春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

也不知从何时何处起,世上开始秘密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言,说西域天脊山天极峰的空明洞里降下神谕,昭告着一桩即将改变整个大陆命运的大事件。神谕就两句话,八个字:白日将尽,天降永夜。大意是不久之后,这世界将不再有白昼、黑夜之分,类似西域冥国的恒古黑暗将笼罩整个大陆。

若传言属实,届时西域的不死族和黑暗系兽族将大举入侵中土,人族将面临一场更古未有的大劫难,若要生存就得提前准备,高筑墙、广积粮,势不可缓。石城背倚南岭,俯视江南,地势极为险峻,是天然的优良避难所。

石家兄弟打着神谕的幌子,欲借助其他七家的财力把自家庭院打造成固若金汤的堡垒,将来不论神谕是假是真,对他石家都是有利无害。衣天罡、苏清迈、白世灼不信神谕是真,故而不屑一顾,但连佩运却一直坚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若神谕是假,无非是浪费一些人力和财力,但若神谕属实,这便是江南八家的最后避难所,寄人篱下虽然不大自在,却总胜过让野兽啃了,让不死族给灭了强。

见众人冷了场,连佩运咳嗽了一声,伸出五指,豪迈地说道:“我信有神谕这档子事,我连家出资五千金饼,助建石城。”又开玩笑道:“我大爱城西的青牛背,将来拖家带口去避难,那块地方一定要归我。”

石默春笑了一回,将目光投向吴尚,吴家这几年不断加高加固吴公城,对外说是为了防御盗匪,但吴公城威名在外,吴家高手如云,哪个不长眼的盗匪敢跑到那去撒野?加固城池之举是否与神谕内容有关,石默春不得而知,他只知道石家做事向来先人一步,吴尚其人高瞻远瞩,目光非同一般,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神谕之事看似荒谬绝伦,但世上的很多事就是这样,你越是不信,他越有可能就是真的,还是那句话: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与其让堆积如山的财富锁在库房里发潮生霉,引诱族人沉溺奢靡,倒不如把它们变成石墙和铁门,筑造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为子孙后代预留一线生机。

吴尚沉吟不决,从内心深处来说,他也认为神谕之事太过荒谬,但直觉却告诉他,此事不可等闲视之,加高加厚吴公城正是为此考虑,只是怕人笑话他迂腐,这才找了个防贼的借口。既然自己的内心还是有几分相信的,为何不给自己和他人一个机会呢?

石家专著于清修,无意去追求世俗权力,加上人丁凋零,纵然给他们钱财物,十年八年的也不可能把吴家踩下去。

“应该给吴家子孙留条后路。”想到这,吴尚笑着说道:“老夫一向认为天下枯荣,家族兴衰,在人!人才是枯荣兴衰的根本,将来孩子们的清修道场设在石城,我看应该好好把这地方拾掇拾掇。连老弟出资五千金饼,我这个做哥哥的也不能太小家子气,我出资一万金饼,助修石城。”

此言一出,形势顿时逆转。苏清迈斟酌了一下,接道:“如此我出资一万五千金饼。”吴尚道:“贤侄不必如此,此番神匠府坏了你许多产业,正要休养生息,我看你也学我,出资一万便可。”苏清迈笑道:“神匠府砸了我的一些瓶瓶罐罐,若说没损失,那是假话,但也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这样吧,一万金饼年内送到,剩下的五千金饼容我一年时间筹措,如此两不耽误,未知两位兄长意下如何?”

石默真、石默春忙起身谢过,苏清迈临阵倒戈,白世灼也开始动摇,他伸出五指宣布出资五千金饼助修石城。现在只剩下衣天罡没有表态,衣天罡不比各位家主,他在天武会当差,靠俸禄过活,能调用的财力有限,犹豫了一下,表态说出资五千银锭。

吴尚哈哈一笑,压了压手,说道:“天罡的那份还是记在凤鸣的名下,你在天武会那边不方便。”计议已定,吴尚又叮嘱道:“此事宜秘密进行,休要声张,不仅要瞒着外人,更要瞒着自家的女人,莫让别人说我江南八家见风就是雨,为一件虚无缥缈的事而大动干戈。”

石默春道:“师伯交代的是,我一定精心筹划,办他个神不知鬼不觉。”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衣夫人几次派人在廊下探头往里看,苏清迈见时辰不早了就促请众人入席,众人行到院中,吴尚忽又向众人拱手说道:“兴亡荣衰在乎人,调教人才的事,诸位老弟万万不可懈怠,哥哥在此就拜托了。”

苏清迈等人闻听此话,只得再次表态道:“待江南鉴证大会结束,小侄便从内外弟子中挑拣八十一名资质优良的少年,送去石城。今后每年一选,一年考教一次,分层次,因材施教,促其早日成材,人在精不在多,未知几位师长意下如何。”

“我看可行。”

“好。不妨多招募一些,广撒网才能逮到大鱼,反正也不缺那几个钱。”

衣天罡和石默春都表态赞同,白世灼和连佩运也没有意见,众人只等吴尚最后拍板。

“收纳弟子要以德为先,虽然情势窘迫,却也不可放低要求。”吴尚说完,心情大畅,把手一挥:“就这么定了,咱们吃饭去。”

上章 目录 下章
本站推荐
重生军婚:首长,早上好!侯门嫡女如珠似宝我真的不开挂杨晟已过万重山佞臣凌霄
相关推荐
阴阳渡客都市极品邪少武之始终吴钩大邪神少年英雄复国记你惊扰了时光诸天日常的第3号当铺超强狂兵重生创业时代